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现代快报/h1>

时间:2023-12-30 来源:新闻中心

  ■焦点:温室气体减排谁担更多责任? ■两大阵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分歧:发达国家以总排放量作为依据,要求发展中国家多分担责任;发展中国家以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为主要是根据,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责任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2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

  由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拒绝批准该议定书,不愿承担对应的减排义务,而欧盟迄今的减排结果也不尽如人意,照目前趋势,根本达不到议定书规定的目标。

  明天,丹麦,丹麦国的首都哥本哈根,也将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讨论“生存与毁灭”的问题。

  这个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此次会议进展顺利,人类在未来可能将免于灭顶之灾;而如果进展不佳,在不久的将来,图瓦卢、马尔代夫、大堡礁等旅游胜地,将在地球上消失。如果世界各国不协调一致,迅速采取遏制措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势必将带来一系列恶果,这些恶果将足以影响和恶化人们的生活。这次会议就是联合国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大会。在这次会议上,来自全世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92个缔约方的代表,将围绕缔结全球新一轮的减排目标协议等议题展开激烈博弈。

  这不是圣诞前的一次温馨聚会,这是一次艰苦而有意义的谈判。丹麦是盛产童线日召开的这次会议,也不是一个童话,它的题材是绝对的“现实主义”。

  当观众们被灾难电影《2012》中地球被大洪水淹没的情景所震撼时,在真实的世界中,这一幕正在悄悄酝酿,并在未来可能成为现实。

  自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经济稳步的增长就伴随着矿物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其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就在几天前,根据科学家预测,50年后,图瓦卢将变成全球上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沉没的国家。而此前不久,因南极冰川融化,分裂开来的几座庞大冰山,随着海流向新西兰等国撞去。

  据测算,20世纪,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大约1华氏度。乍听起来,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在地球最近的历史上,这一升幅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保存于树木年轮、冰芯以及珊瑚礁中的地球气候记录显示,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一直较为稳定。温度小幅变化所带来的是环境巨变。在最后一个冰河时代即将结束时,美国东北部地区还被厚度超过3000英尺的冰层覆盖,当时的平均气温只比现在低5到9华氏度。

  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科学家一致认为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的。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东南大学王培红教授和记者说,科学家预测,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范围将在1.1-6.4度之间。更加令人震惊的是,从最新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速度来看,地球气候慢慢的开始朝着6-7℃严酷升温发展,大大超出2℃的地球生态警戒线,世界处在毁灭性的气候混乱状态的边缘。

  政府间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IPCC)则表示,这一变化意味着更频繁地发生野火,一些地区出现维持的时间更长的干旱以及热带风暴数量增多、维持的时间增长和强度增大。IPCC成员包括来自美国以及其它国家的1300多名科学家。他们表示,从总的来看,已公布的证据显示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造成的净损失将是巨大的,同时随时间推移不断提高。

  IPCC还勾画了未来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一些地区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图景。在北美洲,西部山脉积雪面积慢慢地减少;在拉丁美洲,在亚马孙河东部地区,热带森林逐渐被大草原取代;在亚洲,截至21世纪50年代,沿岸地区发生洪水灾害的风险升高;在欧洲,沿岸地区更频繁地被洪水侵袭,风暴造成的侵蚀越发严重同时海平面上升;而在非洲,截至2020年,将有7500万至2.5亿人面临更为严重的用水紧张。

  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将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死存亡,国际社会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但是,这一问题以前人类却并没意识到,直到1988年。

  可能很多人都还记得,1988年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温度似乎都有点高。不错,在当时来讲,这一年是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候变暖警钟由此敲响。

  经过3年多的酝酿,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据统计,目前已有190多个国家批准了《公约》 ,这些国家被称为《公约》缔约方。《公约》的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

  同时,《公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缔约方大会。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来,缔约方每年都召开会议。而此次哥本哈根会议已经是第15次缔约方会议。

  虽然有了框架公约,但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1997年12月,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通过了于2005年开始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对2012年前主要发达国家减排温室气体的种类、减排时间表和额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根据这份议定书,从2008年到2012年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中国当年就加入了《京都议定书》。

  但是2000年11月在海牙召开的第6次缔约方大会期间,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坚持要大幅度折扣它的减排指标,因而使会议陷入僵局。2001年3月,当时美国布什政府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这成为全世界温室气体减排的一大挫折。

  时针指向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后京都”问题,即《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逐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此次会议上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加强《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全方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新安排的谈判并签署有关协议。

  “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规定,《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这把美国纳入其中。

  而明天,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将在哥本哈根如期举行。此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这不仅是表明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日益加剧,更重要的是,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和其他官员们将在此次会议上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若能够达成共识,这将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此次哥本哈根会议,国内媒体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已有30多家媒体奔赴哥本哈根,对此次会议进行全方位报道,这中间还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经济观察报、新京报等各级各类媒体。

  中国日报记者孙晓华告诉快报记者,她此次前往哥本哈根主要关注三块内容,一是各个国家在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努力,二是各利益集团的立场和主张,三是关注一些非政府组织所做出的努力和成果。“估计要谈成一个量化的减排目标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不确定因素也很多。”孙晓华说。

  来自经济观察报的张斌则告诉快报记者,她力争将此次会议中各个利益集团的博弈过程反映出来。“我们报社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外围采访,一些专家坦言,不管开会之前各国怎样高调,怎样承诺,但真正的决定往往在会议的最后两天,甚至最后两个小时内作出,这将是一个极富戏剧性效果的场面。”张斌说,她不指望会议能够给出多少结果,她只是想把会议过程中各方的博弈过程能够全面地表现出来。

  来自都市媒体的新京报记者谢来则表示,他在关注会议本身以外,还会关注会场以外的情况,从普通民众的角度,去寻找一些生动活泼的环保元素。“我会关注哥本哈根当地老百姓的一些环保活动,还有一些艺术家、非政府组织、市民发起的减碳活动,把欧洲的一些好的做法介绍到国内,让大家都来为减排做努力。”

  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是关系到全人类生死存亡的大事,缘何在共同行动纲领上仍然未能达成共识。“说到底还是利益在作祟。”中国社科院城市中心主任潘家华说,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涉及到各个国家的经济利益问题,发达国家担心一旦减排现实的经济代价太大,发展中国家则担心现在减排,当前的经济代价不大,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发展空间受到约束,未来的发展权益受到约束。“所以,从拟《公约》开始,各方的博弈就慢慢的开始,在历次缔约方会议的前前后后,这种博弈的过程可谓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此次会议博弈的结果会是什么,大家都在拭目以待。”潘家华说。

  王培红和记者说,其实在减排问题上,各国目前争论的焦点大多分布在在“责任共担”上,由此分成了两个阵营,即发达国家阵营和发展中国家阵营。发达国家推崇拿总排放量作为担责依据,他们指责发展中国家片面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在当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中占有相当比重,要求据此多分担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则拿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为主要是根据,指责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在人均排放量与历史排放量上远超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承担更多气候责任。

  “事实上,发达国家确实应该为他们的历史买单。”王培红说,经济快速地增长的中国已经是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但在历史上,美国排放的温室气体最多,远超过中国。而且,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仅为美国人均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发展中国家要发展,难免会有碳排放增长,而且很多发展中国家已经站出来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而一些发达国家不谈历史的做法,显然不妥。”

  另外,在历次缔约方会议上,国际合作减排的核心问题都涉及到技术开发和转让以及资金等问题,发展中国家希望在资金和技术上能获得发达国家的帮助,但几十年来因各方利益难调和双方所谓合作难获突破,双方彼此仍显孤立,发达国家在达成《京都议定书》时即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等援助,但美国等国家却言大于行,援助了了。

  那么,在众多的争议和分歧面前,此次哥本哈根会议究竟会给大家带来什么呢?虽然大会明天才开始,但是世界各国已经在不同场合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11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同时,这一目标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事实上,在2004年末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中,我国已经提出了到2010年单位GDP碳排放降低20%的目标。

  而同日,美国白宫则宣布,美国将在哥本哈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大会上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白宫还表示,美国的减排目标还包括到2025年减排30%,2030年减排42%。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表示,与中国的这一决定相比,美国的表态则相形见绌。美国承诺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17%。杨爱伦指出,这相当于仅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7%,“这一目标与气候科学对发达国家的要求相去甚远,非常无力。”

  同为发达国家阵营,欧洲的态度则相当积极。11月23日,欧盟27个成员国环境部长召开部长理事会,为欧盟在哥本哈根大会上的立场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轮值主席国瑞典环境大臣卡尔格林(Andreas Carlgre)表示,欧盟会继续利用减排30%的目标作为杠杆,向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施压,“我们距离这一目标已经很近”。

  根据欧盟在2008年达成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一揽子协议,到2020年,相比1990年的水平,欧盟将减排20%;并且视哥本哈根大会的谈判进程,欧盟将考虑减排30%。对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表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欧盟起到了领导作用,但仍需在两个问题上进一步明确立场,其一就是承诺减排30%的前提,其二则是气候融资的数额和融资方法。

  同样是发展中国家,印度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则表示不会效法中国。据《印度时报》12月2日报道,该国环境部长贾伊拉姆·拉梅什当天在国会发表演讲时说,印度认为《京都议定书》不能按照欧洲国家的要求予以废止。他还表示,“与中国不同,我们不会宣布任何排放限度。我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拥有行动计划,但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

  虽然各国的表态相对积极,但是一些专家坦言,在哥本哈根会议没结束之前,一切都存在变数。潘家华认为,在哥本哈根只能达成一个政治框架性协定,“这是由各国的政治意愿和经济利益所决定的”。

  潘家华表示,从政治意愿上讲,对于减缓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没有一个政治家跳出来说反对,相反大家调子唱得很高,而且一个比一个高,都说要采取行动、要努力。但是从经济利益出发则变成两回事。温室气体减排发展中国家希望发达国家拿出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但发达国家说现在没钱,钱从哪里来?从市场来。“一靠市场以后,市场只有赚钱的,哪有给钱的。所以哥本哈根只能达成政治框架性协定。”潘家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