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电力——可再生电网长时储能》报告由长时储能(LDES)委员会与其知识合作伙伴的麦肯锡公司合作撰写。
长时储能委员会是一个由企业首席执行官(CEO)领导的全球性组织,致力于在全世界内部署长时储能系统以加速能源系统的脱碳。
长时储能委员会于去年在COP26峰会上成立,借鉴其成员的经验,为各国政府和各行业领域提供基于事实的指导,这些成员包括行业领先的能源公司、技术提供商、投资者和最终用户(见图1)。
在未来,长时储能委员会将进一步进一步探索长时储能的资产类别、电力和能源系统和更广泛的能源转型。该委员会还将积极与其他各方进行接触。
随着世界各国考虑怎么经过控制温室气体(GHG)的排放来抑制全球气温上升,人们一致认为,电力行业能发挥核心作用。而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其实就是一个双重因素,因为其他经济领域的脱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需求一直增长,例如电动汽车和住宅供暖。好消息是,全球的电力行业正在通过从化石燃料发电转向风能和太阳能来减少碳排放。
然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电力结构中所占份额的增长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固有可变性对现有发电基础设施造成的结构性压力。长时储能委员会发布的第一份研究报告旨在探索应对这一挑战的关键解决方案之一:长时储能。
长时储能(LDES)系统被定义为任何可以竞争性部署以长期存储能源的技术,并能经济可能地扩大规模以维持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的电力供应,并为脱碳做出重大贡献。而存储能量能够最终靠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中间还包括机械储能、热储能、电化学储能或化学储能等。
提供灵活性(定义为通过在能量过剩时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来吸收和管理供需波动的能力)是一项关键因素。
长时储能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使经济脱碳的有利因素。而在技术组合中,长时储能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这中间还包括电池、热储能、氢能和别的形式的能源(图2)。例如,一些长时储能技术能同时释放热能和电能(即电能-热能或热能-电能),可用于工业脱碳,或者能够正常的使用电能通过电解生产氢气,然后将氢气重新转化回来之后再提供电力。整合不同部门的能力使某些长时储能技术独一无二,并加强了将其用于正在转型的脱碳行业的商业案例的一个挑战。
长时储能系统技术引起了政府、公用事业和输电运营商前所未有的兴趣,对长时储能行业的投资正在迅速增加。该报告着重关注新型长时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它首先研究了这些储能技术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适合帮助管理电力行业的结构性问题。然后,它考虑了长时储能的成本、随技术的成熟将怎么样发展,以及它们如何与其他可用于管理供需的技术(如锂离子电池和氢能)作比较。最后,该报告提出了一些政策制定者和行业参与者可优先考虑的行动,以使长时储能发挥其作为世界净零解决方案一部分的潜力。
为了避免发生灾难性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需要迅速建立一个主要由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电的净零电力部门。随着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的增长,能源行业面临三个挑战;平衡电力供需、输电模式的变化; 以及系统稳定性下降。长时储能能够最终靠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长时储能涉及许多不同的技术,它们通过机械能、热能、电化学、化学能等不同形式来存储和释放能量。除了锂离子电池技术和氢气储能以外,长时储能技术能在几小时到几周的时间范围内发挥关键和独特的作用。
如今出现了许多长时储能技术,并且需要具有更大规模的部署,但它们的发展处于不同的水平。根据预计,到2040年,全球部署的长时储能装机容量甚至有可能达到1.5~2.5TW(储能容量为85~140TWh)。而只有10%的长时储能技术能获得商业部署,一些长时储能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
预测表明,目前长时储能的部署需要大幅扩大规模,但其发展势头将在未来20年内呈指数级增长。
为了使长时储能成本最优,成本必须再降低60%。然而,太阳能发电设施和风力发电等其他清洁能源技术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
在2022~2040年期间,长时储能将需要1.5万亿~3万亿美元的投资。这一期间的投资相当于每2~4年对全球输配电网络的投资。
这项投资具有创造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潜力。如果有足够的机制将长时储能的价值货币化,那么其商业案例通常是积极的。
在全球范围内,一些国家如今还没有走上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的轨道。为实现《巴黎协定》中作出的承诺,世界各国必须为减少所有部门的碳排放做出重大努力。而占到全球碳排放量约三分之一的电力部门将成为全世界脱碳的核心,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都认为到2040年必须实现净零排放。因此,创新解决方案对于满足以下这三个目标至关重要的电力部门面临的关键挑战:将发电量增加两倍以满足一直增长的电力需求,将电力系统从化石燃料发电转变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并满足能源转型的社会和经济成本。
基于10,000多个成本和性能数据点,这项研究报告说明,长时储能技术能在帮助创造电力系统灵活性和稳定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以应对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份额的增加。
长时储能包含一系列技术,能够以具有竞争力的成本和规模长时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存储电力。这些长时储能技术能在需要时(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释放电能,以满足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等短时储能解决方案难以满足的长期的系统灵活性需求。而这些长时储能技术处于不同的成熟度和市场准备水平。该报告主要侧重于相对新生的机械储能、热储能、化学储能和电化学储能等技术,而不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可调度的氢能资产以及大型抽水蓄能设施。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日渐增长与其固有可变性的快速整合给电力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这中间还包括潜在的供需失衡、输电模式的变化,以及化石燃料发电提供的内在惯性可能会引起电力系统更大的不稳定性。所有这些都需要采用新的解决方案,以在不同时段(日内、多日/多周和季节性)内创造电力供应和需求的灵活性。
长时储能是这些解决方案之一,因为长时储能技术需要较低的电力存储边际成本:它们能够将存储的电能与释放电力的速度解耦;它们具有广泛的可部署性和可扩展性;与输配电(T&D)电网的升级相比,它们的交付周期相对较短。因此,行业厂商对这些长时储能技术的投资兴趣日益增加,宣布部署或已经投入运行的长时储能系统如今超过5GW(或65GWh)。
这只是一个开始:建模表明,到2040年,在全球各地部署的长时储能的装机容量可能为1.5TW到2.5TW;或者是目前部署的总储能容量的8到15倍,到2040年将达到85Wh~140TWh。存储的电力将高达全球发电量的10%。这计划着全球到2040年将累计投资1.5万亿美元至3万亿美元,潜在价值创造为1.3万亿美元。
这些数字的规模反映了长时储能技术的多种用例以及它们在平衡电力系统和提高其效率方面能发挥的核心作用。这中间还包括支持电力系统稳定性、加强企业购电协议(PPA)以及为电网偏远或不可靠的行业优化能源。同样,在离网电力系统中使用长时储能也有很大的潜力,这些离网电力系统的灵活性较低,目前严重依赖化石燃料发电。但到目前为止,预计更多的部署将与大容量电力系统的能源转移、容量提供和输配电优化等核心任务有关。
总之,长时储能在许多(但不是全部)情况下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灵活性解决方案。为了到2040年实现成本最优的电网脱碳,可能会部署一套多样化的解决方案。然而,大规模部署长时储能系统获得的价值是巨大的。据估计,到2040年,长时储能的部署每年可减少15至23亿吨的二氧化碳当量(GtCO2eq),约占当今电力部门排放量的10%至15%。仅在美国,到2040年,长时储能每年就可以将完全脱碳电力系统的总体成本降低约350亿美元。
实现这一规模的部署需要明显降低长时储能技术的成本。但长时储能委员会的成员提供的预测表明,这些目标是能轻松实现的,并且符合新兴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学习曲线。反过来,成本降低将取决于研发(R&D)、产量和制造规模效率的改进。同样,长时储能总部署,与电力部门的脱碳率和可变可再次生产的能源(RE)发电的部署密切相关。
虽然一些长时储能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未来几年的部署可能会迅速加快。在研究建模中,在快速脱碳情景下,到2025年将部署30GW至40GW的长时储能系统(总储能容量将达到1TWh)。当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在大容量电力系统中达到60%到70%的市场占有率时,就将实现长时储能发展的一个关键里程碑,很多国家计划在2025年至2035年之间达到这一目标。这促进了长时储能作为成本最低的灵活性解决方案的广泛部署。
然而,在达到这些目标之前,需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来帮助减少相关成本、调动必要的投资,并创造市场信号,使投资者能够从长时储能中获得可观的回报。一个有利的政府ECO将包括实施①长期系统规划;②早期补偿机制,在市场仍处于初期阶段时减少投资者的不确定性;③支持性政策、法规和市场设计。
包括明确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目标在内的长期系统规划对于建立储能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对早期部署和扩大规模的有明确的目的性的支持将有利于启动市场,并触发成本学习曲线。最后,支持性的市场设计,例如可以获取长时储能全部价值的容量机制和政策,将使投资者能够将其支出货币化。总之,这些措施最终将有利于确保以最低的社会成本实现能源转型。
长时储能这一术语用于涵盖具有不一样技术成熟度和市场准备程度的广泛技术。虽然该类别不排除锂离子电池、氢气储能或大型抽水蓄能设施,但该报告侧重于能够很好的满足锂离子电池和其他电池以外的长时储能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在本文中称为“长时储能”,不包括氢气储能、锂离子电池或大规模抽水蓄能发电设施。
最广泛和最成熟的储能技术是抽水蓄能设施,这是一种机械储能形式,占全球总储能容量的95%。如今出现新型抽水蓄能设施,以减少其对地理条件的依赖。
其他新兴的机械储能解决方案包括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和基于重力的储能系统。第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将能量以压缩空气的形式存储在压力调节结构(地下或地上)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还包括热储能,用于存储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并在放电循环中重复使用。基于重力的储能系统是另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机械储能形式,它通过提升在需要能量时释放的质量来储存能量。这项技术目前在商业发展的早期阶段。
最后,机械储能也能够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的形式,可以在高压和环境和温度下储存,然后在闭环中的涡轮机中释放,并且不会产生碳排放。
液态空气储能系统(LAES)的工作原理与压缩空气储能系统(CAES)类似,使用电力,通过压缩空气来冷却和液化介质,并在低压下将其储存在低温储罐中。出于这个原因,液态空气储能系统(LAES)有时被归类为机械储能,有时被归类为液态空气储能系统(LAES)。
热储能技术以热能的形式存储电能或热能。在放电循环中,热量被传递给流体,然后通过热力发动机提供动力,并将电力释放回系统。根据储存热量的原理,热储能可分为显热(提高固体或液体介质的温度)、潜热(材料的相变)或热化学热反应(吸热和放热的基础)。这些技术使用不同的介质将热量储存在绝热容器中,例如熔盐、混凝土、铝合金或岩石材料。同样,充电设备的选择也多种多样,最广泛使用的热储能技术是熔盐与聚光太阳能(CSP)发电设施相结合,但是,该技术与其他新型长时储能技术不同,因为它具有不一样的特性(例如,由于它不是模块化的,因此无法广泛部署,聚光太阳能发电设施占地面积大,仅在太阳辐射高的地区更高效)。尽管如此,熔盐可以轻松又有效地用于新型热储能,以独立于聚光太阳能(CSP)发电设施存储电力。
热储能技术能同时释放电力和热量,支持热力部门的脱碳,热力部门的碳排放约占全球的50% (与其相比,2019年电力部门占20%)。在总热量消耗中,估计只有大约10%由热储能技术提供,能够最终靠向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密集型行业提供零排放的热量,来支持该行业的脱碳,并且基本上没有脱碳替代方案和其他供热应用(例如区域供热网络)。
化学储能系统通过产生化学键来储存能量。两种最流行的新兴技术都基于电转气概念:电转氢和电转天然气。
在第一种情况下,电力用于为电解槽提供动力,电解槽产生的氢气可以储存在储罐、洞穴或管道中。当氢气被供应到氢气涡轮或燃料电池时,其能量被释放。如果氢气与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则生成的天然气(称为合成气)具有与天然气相似的特性,可以在常规发电厂中储存和燃烧。类似地,氢气可以转化为氨气直接燃烧。
电化学液流电池将电能存储在两种化学溶液中,这些溶液存储在外部储罐中,并通过选择性隔膜实现充电和放电过程。这些电池适用于化学和设备成本可能较低的长期应用。
新兴金属空气电池依赖于低成本、丰富的地球金属、水和空气——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它们具有高可扩展性和低安装系统成本的潜力。此外,这些解决方案通常不会遭受热失控的影响,因此能安全地安装和操作。
还有具有液体电解质和金属阳极的混合液流电池,它们结合了传统液流电池和金属阳极系统的一些特性。
该报告对长时储能系统和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进行了区分,因为长期灵活性范围内成本的增加使得锂离子电池在长期灵活性范围内没有竞争力。
基于氢气的储能和通过涡轮机(以及燃料电池)重新转换为电力能够适用于长时储能,但由于在较低的维持的时间下的成本性能不同,因此在报告中单独提及。
大型抽水蓄能设施没有包括在所考虑的技术范围内,因为新型抽水蓄能的部署优势和经济性预计将超过这些长时储能系统,并且地理限制较少。
该报告中使用的数据是从长时储能委员会成员那里收集的,他们总共提交了10,000多个数据点,概述了其技术的成本和性能。数据由独立的第三方清洁团队汇总和处理。
长时储能委员会成员提供了两条预计轨迹的成本和绩效数据,说明这些指标将如何从“渐进式”场景转变为“中心式”场景:
一些长时储能委员会成员提供这两个范围的产品。对于每个原型、每个成本、设计或性能指标的聚合数据点创建了有代表性的数字,同时保留了每种技术的数据机密性。在数据点聚合后,处理中位数数据,然后产生最终数据集:在中心场景和渐进式场景中持续8到24小时和24小时或更长时间。创建的原型被用作对总可寻址市场(TAM)建模的输入,并通过报告中介绍的替代技术产生对成本竞争力的洞察。分析的未来迭代旨在为每种技术类型合并更多数据点,从而允许对每个长时储能类别(机械储能能、热储能、电化学储能和化学储能)和维持的时间原型进行分解分析。
报告中的技术基准建立在麦肯锡公司开发的电力模型(MPM)、电池成本模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成本和容量因素的能源洞察模型、其他专有资产和来自外部数据提供商和数据库的众多基准之上。分析团队还与长时储能委员会以外的专家和提供专业相关知识的委员会成员一起测试了这些分析的结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加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属于原本的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比尔·盖茨的突破能源基金(BreakthroughEnergyVentures)对FourthPower热能储能初创企业来提供支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基金在长时储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据悉,FourthPower公司的液态锡储能技术将可再生电力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供之后使用。透过使用液态锡,该公司的热电池可在极高温度
据外媒报道,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和技术供应商InvinityEnergySystems公司计划部署并测试一个维持的时间为24小时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这个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VRFB)将部署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PNNL)位于德克萨斯州的里奇兰园区。该储能系统的装机容量为525kW,可以连续放电24小时,
经过几个月的联合调查,风力发电巨头rsted公司和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提供商HighviewPower公司得出结论,将海上风电与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技术相结合更具价值。2023年4月。双方开始做技术分析和经济评估,将rsted公司的海上风电设施与HighviewPower公司的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结合起来。一份媒体声明宣布了这项
近日,Hydrostor公司与澳大利亚输电系统运营商(TSO)Transgrid公司签署了一份备用电力合同,用于其200MW/1600MWh的“SilverCity”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A-CAES)。Transgrid公司已经在2022年5月选择了Hydrostor公司拟议的长时储能项目作为最合适的选择,该协议标志着这一过程的正规化。该公司将从2027年
研究表明,如果实现美国政府提出的到2035年使电力行业脱碳的目标,需要部署大量的多样化储能技术,而不单单是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而多家储能厂商正在为储能市场带来新的技术解决方案,以填补这一空白。行业专家这样认为,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的维持的时间通常为4到8小时,但随着电网中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份额越来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3日,安徽芜湖荻港海螺3MW/18MWh储能系统设备中标公示,安徽海螺融华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体成员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融科储能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得此标,中标价格26989550元。据了解,安徽海螺融华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由三家公司持股,安徽海螺洁能科技有限
海辰储能生态日海辰储能坚持以“长期主义”的视角来看待储能产业的发展,坚持选择做“难事”,基于技术和产品创新,聚焦新的细分市场,推动储能行业以“生态、生产、生活”新的应用场景,打开储能场景应用新世界!12月12日,主题为“三体·新世界”的首届海辰储能生态日活动在重庆隆重举行。活动通过工
总部位于意大利的EnergyDome公司是一家开发二氧化碳长时储能技术初创公司,该公司日前表示已经获得对电网规模储能项目的投资。EnergyDome公司的投资承诺总额为6000万欧元(6537万美元),将用于该公司在意大利撒丁岛部署的首个维持的时间10小时的长时储能项目,该项目的规模为20MW/200MWh。EnergyDome公司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是新能源消纳以及电网安全保障必要保障,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都会得到普遍的应用。新型长时储能站在了风口赛道,其中,大容量、高参数压缩空气储能可有效应对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看天吃饭”的弊端,解决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等问题,堪称“超级绿色充电宝”,成为新能源
近日,一份研究报告表示长时储能(LDES)技术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紧密融合,有望在工业能源利用方面实现近三分之二的减排效益。根据长时储能委员会发布的研究报告《通过长时储能推动工业净零排放》显示,2021年全球工业流程排放约125亿吨温室气体(GHG),其中约65%可望实现削减。长时储能技术通过广泛吸纳可
氢储能的主要出路,就是在长周期储能以及跨区域储能。——海通证券分析师余玫翰2023年11月1日,SNEC2023氢能大会——氢能前沿技术论坛(二)在上海顺利召开,本场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就燃料电池技术与氢能综合利用等领域展开探讨。论坛上,海通证券分析师余玫翰带来题目为《氢储能在长时储能中应用
近日,由中国财富网发起的第一届中国财富“金狮”高水平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圆满结束,入选名单正式对外发布。据悉,此次评审收到大量知名境内外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的踊跃报名参与,征集活动旨在挖掘中国优秀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企业案例,通过案例征集、案例评选、案例推广等方式,展示中国企业积极践行新发
12月23日,广东省政府与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广东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广东省省长王伟中签署协议并进行工作会谈,共同为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揭牌。王伟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工业与信息化部长期以来给予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持帮助表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国家电投融和元储中标梅州综合保税区100MW/200MWh独立储能电站储能系统采购。据悉,梅州综合保税区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是广东省能源局2023年新型储能电站年度建设规划及梅州市重点实施项目,共计建设200MW/400MWh电化学储能项目及其配套系统,并将储能电站升压后接入110千伏畲江
统凌科技于2011年创立于深圳,是一家集锂电池组和动力系统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专注于两轮车、低速四轮车和储能电池及相关配套动力系统的产品研制与生产,拥有锂电池组、MCU、BMS、仪表、充电器等整车配套产品链生产线,且具备两轮车整车制造能力。2018年统凌科技受滁州市人民政府
12月22日,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报道了“储能市场‘冰与火’”的专题调查节目。今年以来,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创新高。截至三季度末,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同比增长超过920%。然而,国内储能行业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江苏泰州一家公司正在进行投标前的标书核对。负责人和记者说,今年整个
昱能科技12月24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领储宇能近日与西安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宁夏太阳山泉眼330变电站电网侧200MW/400MWh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储能系统设备的采购合同,采购量为50MW/100MWh,合同所涉产品有200kW/372kWh储能一体柜、SCB11-37/3450箱变等;合同金额9158.06万元(含税)。该合同的签
智利时间2023年12月21日,中电国际所属太平洋水电智利公司签发Atacama储能项目开工令,标志着该项目郑重进入建设阶段。Atacama储能项目位于智利北部科皮亚波市附近中电国际投资的Atacama及Solar9在建光伏项目升压站内,装机容量113MW/243MWh,计划于2024年底与光伏项目一同并网投产。山东电力工程咨询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广州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户侧储能项目(二期)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广州恒运电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投标总价10880000元,单价1.6646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广东晶正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总价10780496元,单价1.6494元/Wh。本次项目概况与招标
迪拜时间12月19日至21日,第十五届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在迪拜世贸中心盛大举行。中国(阿联酋)贸易博览会是中国在阿联酋最大的自办类商品贸易展会,辐射海湾六国、西亚七国、非洲及欧洲南部国家,贸易覆盖人口超过13亿。本次展会吸引了超过3000家优秀中国制造企业参加,布展面积达70,000㎡。爱贝
储能指数十一月单边快速下跌,指数收为942.16。本月下跌11.23%,同期创业板指下跌2.32%。跌幅为指数运行来单月最大。与2021年初相比下跌5.79%,同期创业板指数下降35.19%。2023年前11个月储能指数下跌25.81%,同期创业板指数下跌18.07%。图12021年1月-2023年11月储能指数运作情况数据来源:CNESA图2同
中能建储能科技积极践行“30·60”目标要求。结合工业4.0技术战略,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线制造深层次地融合,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变革,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打造行业标杆的数字化智能工厂。一、制造能力湖北武汉基地为总部,目前已建成2条智能化产线GWh以上,甘肃张掖、云南鹤庆分基
新型储能是支撑“双碳”目标实现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规模化储能应用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标志。不同储能技术路线各有优劣新型储能按照技术类别可大致分为机械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热储能和氢储能。其中,机械储能最重要的包含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二氧化碳储能、重力储能等;电化
12月23日,广东省政府与工业与信息化部在广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广东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工业与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广东省省长王伟中签署协议并进行工作会谈,共同为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揭牌。王伟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工业与信息化部长期以来给予广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持帮助表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1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2023年北京市区域标准修订项目计划(第三批)》。本批计划将对102个北京市区域标准进行修订,这中间还包括《电力储能系统建设运行规范》(DB11/T1893-2021)。据悉,《电力储能系统建设运行规范》(DB11/T1893-2021)于2021年12月28日发布,2022年4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1日,光伏储能概念股明显大涨,截至本日收盘时,储能概念股上涨企业达241家,10家企业涨幅超过8%。从企业看,领湃科技以涨停的成绩领跑,德业股份、同力日升等也触及涨停,另外,固德威、科士达、锦浪等涨幅靠前。在今日股价上涨的储能企业当中,市值排名靠前的企业如下:从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21日,江苏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加强基础研究行动方案》,在重点方向中包含新能源与储能。其中提到,开展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绿氢制取及储运、钙钛矿/叠层光伏、水伏能量转换、高能量密度储能、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储能、零碳排放能源系统等前沿科技问题研究,实现能源系统深度数字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比尔·盖茨的突破能源基金(BreakthroughEnergyVentures)对FourthPower热能储能初创企业来提供支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基金在长时储能方面加大投资力度。据悉,FourthPower公司的液态锡储能技术将可再生电力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供之后使用。透过使用液态锡,该公司的热电池可在极高温度
经过几个月的联合调查,风力发电巨头rsted公司和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提供商HighviewPower公司得出结论,将海上风电与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技术相结合更具价值。2023年4月。双方开始做技术分析和经济评估,将rsted公司的海上风电设施与HighviewPower公司的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结合起来。一份媒体声明宣布了这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9日,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在沪成立揭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出席活动,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共同为储能技术公司揭牌。同时,上海市黄浦区与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据悉,储能技术公司注册在上海黄浦,注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5日,国家管网集团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在上海成立。公司法人代表赵罡,注册资本50亿元,营业范围含矿产资源勘查、建设工程设计、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和报告编制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货物进出口、非食用盐加工等。据股权穿透信息,该公司是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12月18日,西藏自治区水风光储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组织的建设期验收。这是西藏自治区首批四家创新中心中唯一评估为“优秀”的中心,将肩负起西藏清洁能源领域科技自立自强的光荣使命。创新中心由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2月18日,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拟认定名单公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位列其中。详情如下:关于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拟认定名单的公示根据公司申请,按照《福建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闽工信法规〔2020〕9号)有关法律法规,经专家评审核查、有关部门核查、综合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