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间: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发射前半小时( 19:15分-19:45分)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我是现场工作人员小张。今天就由我来介绍一下天舟一号及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主要情况。还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们的最牛快递小哥就要出发了,现在大家在视频里也能够清楚地看到,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组合体静静地在塔架上等待属于它的那一声“点火”。作为航天人我也很期待这声“点火”,长征七号火箭首飞,长征首飞的惊心动魄。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继续为您介绍。在画面当中大家除了看到火箭以外,相信也注意到在它周围有四个用于照明的建筑体。在灯光的照映下,让我们的火箭显得很地壮观,但它的功能不是仅仅为了美观,而是方便于我们工作人员随时通过视频观察火箭,就像中医里的望闻问切一样。通过对它的观望,来判断它的状态有没什么异常。并且这四个建筑体的实际身份是避雷塔,最主要的作用是为保护(塔架),也就是说,这四个建筑物的主业是避雷,照明只是它的副业,你猜对了吗?而且你别看这四个建筑体的结构看着很简单,其实大有文章。众所周知,海南的风很大,基本年年都会有台风过境。要体现避雷效果,还要防止避雷塔被风吹得散了架,其实是个难题。因为在内地,只要加高避雷塔的高度就可以办到了。在海南可不是那么轻易能办到的。当这样的一个问题摆在我们航天人的面前的时候,其实大家也都是很蓝瘦(难受),很香菇(想哭)的。但是我们搞航天,不能说“蓝瘦香菇”就不做呀,遇上问题还是得解决。我们就到处去调研,到处想办法。最终选择了现在的方案,就是采用“加挂线”的技术,建造了现在四个避雷塔。这个能够说是根据防雷的技术方面的要求,计算出的最优布局。这种防雷方法,能有效地降低防雷装置的高度,能缩小它的间距,又能增强防雷的保护效果,能够说是当前采用的比较先进、有效的防雷技术。
文昌航天发射场于2009年9月14日奠基开工,在2014年基本建成。整个发射场建有两个发射塔架。可以说在这几年建设过程中,类似于避雷塔一样的技术创新,中间有很多项、很多种。最终我们攻坚克难,建成了具备发射长征七号、长征五号两型火箭的发射塔。可以说自豪地说,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是建立在我们航天人的智慧与付出之上。很多网友问,为什么把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选址到海南文昌这一个地区,这样的一个问题是这样的。首先主要考虑到它有几项优势:一个是纬度低,发射的效费比高,能提高地球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具体怎么解释呢?国庆节,我们开车出去旅游,就一箱油,想打一个来回,那肯定是选择相对更近的地方,这就类似于我们开车出门,距离越短,我们耗费的油量,邮箱里的油耗费得就少;走得距离越长,所消耗的油量越多。要上长途的话,都要检查一下自己的油箱,油箱里面的油满不满,够不够。这么说大家就懂了吧!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低纬度发射场,是位于南美洲北部,法属圭亚那的库鲁发射场,它的维度是北纬五度。最靠近赤道的发射场,是意大利的圣马科发射场,位于南纬2.9度。我们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维度是北纬19度。第二个优势是海运便捷,能解决大推力火箭的运载难题。而通过大推力的火箭运载空间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关键的一步。大推力的火箭直径都很大。比如去年11月3日,在文昌发射场发射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它的主火箭芯级直径就达到了5米。传统上,在内地,我们的火箭运输都是走铁路运输的。如果长征五号走铁轨,就会过隧道过不去,因为我国铁路隧道建设的也就是五米左右。那么就像这次搭乘天舟一号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就是搭乘轮船从天津港起航,然后经过海上航行,途径渤海、黄海、东海、 南海,安全抵达文昌的清澜港码头,然后经过集装车运到发射场,进行组装、测试、转运,接着进行发射的。第三个原因或者说优势呢,是射向宽、安全性好,火箭残骸落区均在海上。火箭发射后,助推器和箭体将剥离,会形成一些火箭残骸。残骸一般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1000公里内。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射向覆盖90度到175度,发射后1000公里内是茫茫大海,火箭残骸的坠落就不会造成人员的伤亡,这也是文昌和酒泉、太原、西昌相比的优势。第四个优势呢,是布局优化、优势突出,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与酒泉、太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能形成沿海内陆、高低纬度、各种射向相结合的优化布局,能更加进一步推动我们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天舟一号任务,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的第三次任务,也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第二次发射。与首飞相比,这次任务的难度更大,因为天舟之所以被叫做“快递小哥”,主要是因为它发射进入轨道之后,要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给天宫二号进行一个“太空加油”。快递小哥,使命必达,这就要求我们发射场在发射任务过程中做到精益求精,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零窗口发射”。什么是“零窗口”呢?就是说我们发射窗口的最上沿。解释起来就是,比如我们送快递,第一时间出发,第一时间到达,这个“第一时间”就是我们所说的“零窗口”。那么伴随着零窗口,通常会有一个“短窗口”。这个“短窗口”就是发射窗口的时间。比方说,有些卫星发射,他的窗口时间是35分钟,那么在这35分钟之内把它打上去,都算是成功。那么这次“零窗口”是伴随着“短窗口”。“短窗口”的意思是它的发射时间窗口期很短,像这次天舟任务呢,只有1分钟。意思是在这1分钟内,必须打上去。另外在这1分钟当中,我们要实现“零窗口”,所以说难度系数可想而知。为实现“零窗口”,发射场做了大量的工作。比方说,气象预报,实现了精准;规程操作,实现了无误。目前看,前期一切顺利,相信发射的时候也一定会圆满顺利,让我们拭目以待。在这儿再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科普吧!我们(发射场)的全名,正式命名于去年的11月初。长征五号发射之前,我们的全称叫“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有别于国内其他航天发射场。像酒泉、太原、西昌,正式名称都叫“XX卫星发射中心”。而这个名称翻译成英文也有所差异。你们可以在视频里看见我们的LOGO,我们文昌航天发射场的英文缩写,是“WSLS,分别对应了:W是“文昌”缩写;第一个“S”是英文里“航天器”spacecraft的首字母;L呢,这几个发射场都有,是Launch,发射的意思;而最后一个“S”是场,Site,s-i-t-e。而其他几个地方呢,是中心,所以它们英文缩写最后一个字都是C,是center。
我内心是很激动啊。我很期待智能点火,因为长征7号运载运载火箭的首飞、还有这个长五火箭的首飞,我都是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个发射升空的这个全部过程,两次首飞呢,每一次飞,那个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长征7号首飞的时候,那整个发射场简直是人山人海啊,我们准备了大概有六组还是十组的移动厕所,在每个厕所的门口大概排出来二三十个人的。然后在它升空的时候啊,当01指挥员在喊10、9、8、7、6、5、4、3、2、1的时候,我们发射场的哪些观众啊,我是第一次见证这个,因为我在西昌参加过很多次的卫星发射任务,好像就是因为那块高密度(的发射)吗,大家就没有说是那种现场很热烈的,但是在文昌的第一次在现场,大概几千个人同时喊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的时候,当时就感觉整个发射场就沸腾了,这是长征7号当时给我的第一个感觉。长征5号发射的时候,我也在现场,那么长五发射跟长七发射的时候有一些不是很一样的地方,第一个,因为这个长五的直径很粗,因为他在这个主直径是五米,而他的助推的直径就等于长七火箭的主直径,是3.35米,所以说他这个非常大,大家网友,也给它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胖五,这个很形象,因为长五很粗,所以,我们发射场区疏散半径也相对长七宽了一些。所以来发射厂的参观的人也少一些,但依旧很热情的,本来定的是下午六点钟,结果经过几次推迟以后,最终是在20点48分发射成功了,那么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呢?我加入了一个当时一个长五报道的一个媒体群,在这个群里面,大家那个红包啊,就跟雪片一样,一个一个的去群里发去,接力的发,就说胖五加油啊,长五必胜啊、文昌必胜啊等等,那个瞬间超感动,可现在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的尴尬,因为在这一个地区的人员当时人员的密度非常多啊,所以我在抢红包的时候啊,大家网都比较拥挤,所以说最终抢不到那个干着急,就像这个等着火箭在点火的时候那种,着急一样啊,所以说长五的时候经历的是惊心动魄,另外一个大家媒体人啊,还会说我们在当时在直播的时候一些网络的评论,例如加油长五,胖五加油这些,给我们大家带来的是更多的是感动,更多是感动。大家看到天舟的组合体,细心的观众,可能这个会看到这一个,有周边有这个云雾,有一层水汽在笼罩着他,那这种水汽和云雾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不像一些网上,有些网友解读的,火箭是不是出什么样的问题了,怎么还冒烟儿啊等等的,其实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次送天舟上天的长征7号使用的燃料是液氧和煤油,是在零下180多度才能成为液氧,所以说它是超低温的,就像我们吃雪糕一样,一个冰棍儿特别是到夏天拿出来的话,它周围的湿热的空气遇到这个冰棍儿,它温度低,哪就会凝结成水蒸汽,从而笼罩在烟雾当中,在烟雾当中的大家现在看起来两面国旗,笼罩在一片仙雾当中,就感觉天舟一号正在像一个快递小哥即将要腾云驾雾,即将要飞上天庭,即将要与天宫的亲密接吻。我们现在看着天舟一号这个快递小哥啊,裹在一片仙雾当中,脑海中想象着他即将开启的与天宫2号的这个浪漫约会。过几分钟之后,它会开启一段这个美妙圆满的童话故事,火箭就要发射了。下面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期待一起,在镜头中感受点火的时刻。最后,我想说我们文昌航天发射场真的很美,也欢迎各位到我们文昌做客,到龙楼做客,我们一起感受科技之光,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受现场发射的激动时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