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新格局下,辅助生殖行业正在迎来快速地发展期。而作为辅助生殖器械龙头,贝康医疗近期获得国产首个智能液氮罐注册证,辅助生殖全产业链再次升级。那么拿下批文的贝康医疗,下一步应当看向何方?
随着外因、社会压力因素、育龄女性生育年龄后移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如何通过科学有效方式保存生育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根据 IMARC 集团的最新报告预测,全球生育服务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299亿美元,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31亿美元,2022-2027年的增长率为16%。
反观国内,随着三胎政策的开放,胚胎、卵子、等生育力保存是巨大的市场。根据业内有关数据显示,国内生育力保存市场有望超过200亿元,同样面临着广阔的增长空间。
从产业链角度上来看,根据晨岭资本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1年按照单周期平均4万元支出,IVF移植周期数126万计算,IVF产业链市场规模达到504亿元,IVF产业链上游中试剂耗材市场规模为45亿元。
从市场竞争格局上来看,虽然市场需求大,但生育力保存相关耗材国产替代率低。以液氮罐产品为例,产品需要拿到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批文,门槛较高,当前海外厂商占据90%市场,国内本土厂商较少,其中辅助生殖器械龙头贝康医疗布局较早,如今已经率先跑出。
针对当前生殖中心存在胚胎存储难、操作难、管理难等问题,贝康医疗在现有传统铝制液氮罐的基础上,开发了搭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智能液氮罐BCT系列,成为全世界首款能够得到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智能化液氮罐产品,同时也是国内国产首个拿到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的智能液氮罐。
从应用上来看,智能液氮罐应用场景多样,覆盖面广。智能液氮罐可为科研所、实验室、血站、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生殖中心等储存或长期储存血袋、生物样本,生物材料、疫苗、试剂、胚胎等,是最能保持其活性的理想储存方式。
在生产上,公司近期产业基地正式封顶。据悉,在公司产业基地建设完成后,将会成为辅助生殖领域单体量最大的产业基地。其中,随只能液氮罐生产线落地,公司液氮罐年产量可达30000台,能够很好的满足国内临床需求缺口。总的来看,贝康医疗在产业基地建成与智能液氮罐加持下,商业化能力有望大幅度的提高,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拿下智能液氮罐批文后,贝康医疗应当看向何方?作者觉得,可以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龙头发展路径。
对标海外市场来看,Vitrolife作为全球辅助生殖产业的巨头,成为长期资金市场上价值投资的经典案例。
成立于1994年的Vitrolife是最早为IVF实验室提供高质量、即用型培养基公司之一。企业主要围绕试管婴儿为全球的诊所和实验室提供从取卵针、移液器等基础耗材到冷冻保存、基因检测等核心产品支持的辅助生殖全产业链器械服务。公司旗下大部分产品通过FDA、CE国际化认证。目前,Vitrolife拥有约1200名员工,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有额外的工厂和生产设施。
从盈利情况去看,2020年未含并购基因检测的产品收入接近9亿人民币,聚焦全球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2021年被收购企业lgenomix与VitroLife原有业务形成协同和补充,并购带来的直接销售额为公司的销售额带来了9%的增长。根据2022年Q1官方数据,欧美地区的占有率已达到30-40%。
回顾Vitrolife的发展历史,能够正常的看到公司从辅助生殖耗材切口进入赛道,以辅助生殖耗材拓展PGT领域,依托辅助生殖行业红利,发展迅速,通过BD等动作构建辅助生殖全产业链,从而成为行业巨头。
反观国内市场,国内也有一家辅助生殖器械耗材头部企业,他不仅是目前国内三代试管婴儿检测试剂市场的绝对地位,更是中国辅助生殖全领域试剂+仪器的最强平台,最大有可能第一个完成全生育周期产品的覆盖,已然有“中国版的Vitrolife”雏形,那就是贝康医疗。
相比起上市初期凭借创新医疗器械PGT系列新产品打天下,如今的贝康医疗已经是可以让人“刮目相看”,不仅手握充足资金,辅助生殖产业规模大,更拥有创新研发与实现商业化的实力。
随着不孕不育患者逐渐增多,辅助生殖渗透率正在不断的提高,其中对于胚胎储存、男科等多种需求将大幅度的提高。而基于贝康医疗的研发策略及一系列BD收购布局,公司打造了PGT实验室、胚胎实验室、男科实验室、冷冻存储室和软件实验室的多场景解决方案,有望将辅助生殖产业链所有的环节打通,形成一套完整的国产辅助生殖器械耗材解决方案,以此来实现未来辅助生殖行业的全产业链布局。
整体来看,辅助生殖行业市场还处于快速地发展阶段。在需求旺盛的同时,辅助生殖市场渗透率还处于比较低阶段,仍远未触及天花板。对标海外辅助生殖全产业链Vitrolife,国产本土贝康医疗已拥有辅助生殖五大场景全产业链布局,拥有中国版Vitrolife潜力。相较于海外巨头超200亿市值,贝康医疗如今在港股拥有超高的溢价,上升空间巨大,值得期待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