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其他产品

浅谈火力发电企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时间:2024-04-21 来源:其他产品
详情

  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不同的危化品有各自的固有危险特性,一旦泄漏,可导致火灾、爆炸、中毒和环境污染等事故,可导致非常严重的人员受伤或死亡和经济损失。2019年发生的江苏响水“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河南义马气化厂“7·19”重大爆炸事故等涉及危化品的安全事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火力发电企业在运营过程同样涉及危化品的使用、储存、运输、生产、废弃处置等环节,因此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危化品事故,是火力发电企业安全工作的重点。

  危化品种类多,监管有重点。火力发电企业所涉及的危化品种类多,特性各异,通常有液氨、天然气、氢、柴油、强酸强碱、联氨、酮和苯之类的其它化学药品等[1],其中液氨、氢、天然气等属于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应急管理部)颁布的“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重点监管危化品,因此全面规范管理各类危化品的同时又要突出监管重点是火力发电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特点之一。

  危化品涉及的范围广。火力发电企业的运行、检修、安监、仓管等多个岗位都与危化品管理息息相关,涉及的管理人员多,虽然每个岗位工作性质不同,但如果危化品管理不当,都可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合火力发电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特点,从人的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三方面分析企业内在不安全因素,分析归纳不符合安全生产规格要求的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2,3]。

  危化品安全管理责任落实需要强化。部分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及责任清单不健全,各级岗位人员的危化品管理职责不明确,没有按“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压实安全责任,致使部分人员对危化品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事不关己,使危化品安全管理主要停留在事后干预上,缺乏有效的事前监管。

  员工安全意识需要加强。有的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主要体现为:一是缺乏有系统的、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实效性强的安全知识培训,使其对危化品的危险特性认识不足,如果出现问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对安全操作规程不太熟悉,作业过程无严格按规程操作,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三是抱侥幸心理,违章违规操作,盲目蛮干。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企业虽制定了危化品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时有发生不按章办事的情况。根本原因有三个:一是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本身不够完善,致使有些细节与真实的情况脱节;二是企业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执行力度不足,致使规章制度只是流于形式;三是制度执行者不坚持原则,老好人思想,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危化品设备设施管理需要加强。部分企业的危化品设备设施管理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备设施不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要求,如液氨区的万向充装系统周边无设置防撞设施,厂区里天然气埋地管道的防腐层未按规定定期检测,油罐的上罐扶梯入口处未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装置等;二是设备设施维护保养不及时,缺陷治理存在滞后性,隐患治理工作跟踪和督导不到位。

  危化品区域的现场管理需加强。部分企业现场管理存在不足,如:危化品区域的安全警示牌不全,或安全警示牌陈旧,字迹褪色模糊不清;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厂区内未按规定路线行驶;液氨接卸完毕后未检测空气中氨浓度是否达标就马上启动槽车等。落实现场危险告知制度,规范作业人员行为,加强过程管控,显得很重要。

  应急管理需要加强。部分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仍有不足,如:要求编制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和应急处置卡不全;应急预案的专业性、精准性不强,未能及时按企业实际修订预案;应急演练时工作人员对应急处置流程和应急救援技能不太熟悉,撰写的演练评估报告未能深入分析有一定的问题等。

  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打牢基础工作,从安全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和设备专业方面技术管理等安全要素着手,防范化解危化品安全风险,具体应对措施有以下几方面[4,5]。

  落实危化品安全管理责任。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岗位危化品安全管理职责,列出责任清单,制定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在企业责任主体中,只有落实领导责任才能有效调动和使用企业的所有资源,才能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保证危化品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有效落实,保障危化品管理的安全投入。

  完善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首先是要完善各项危化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目的明确,流程清晰,标准准确,具可操作性。其次是抓好班组安全工作。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落脚点,提高班组员工安全素质和思想认识,使大家自觉成为各项制度的倡导者和执行者,打通执行规章制度的“最后一公里”;同时也要充分的发挥班组安全员的监督职能,使安全员对不安全行为敢抓敢管,真正起到安全监督管理作用。

  加强危化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对危化品进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落实相应的有效管控措施。根据风险等级,把液氨站、氢站、天然气管道、油库等区域列为重点防控对象。已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要按规定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验测试评估,建立健全安全监测监控体系,配备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和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另外,要定期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整改要做到“落实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资金”五落实。

  加强危化品应急管理工作。企业应当结合实际,编制危化品事故应急预案,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备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器材。定期组织危化品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响应能力和自救能力,演练结束后要深入分析演练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急预案的修订意见,提高预案的实用性。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是靠人去完成,提高安全意识有助于职工认识安全事故难以处理的后果,可从两方面做起:一是建立危化品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定时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学习。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具备相应危化品安全管理的知识和能力。特种作业人员应当具备特种岗位作业的专业技能,100%持证上岗。危化品操作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让操作人员了解所在岗位的危化品危险特性和应急处置措施,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二是通过开展安全生产主题宣传教育、不安全事件的深入分析、安全知识竞赛、岗位操作比武等方式,将企业安全文化理念贯输并根植于全体员工,形成人人参与安全管理、人人保障生产安全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专业队伍的建设,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和相应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充分的发挥他们的经验、技术优势,让他们协助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性安全管理和技术难题,协助治理安全风险隐患,对安全生产状况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

  提高设施安全可靠性。火力发电企业的危化品设备设施普遍呈现系统化、自动化的特征,要提高设施安全可靠性,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做好设备正常运行状况的日常监视和巡检工作,对压力、温度、液位、流量等运行参数重点监控,发现不正常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判断和正确处置;二是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工作,定期检测防雷、防静电、可燃气体和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泄漏检测装置,定期检测危化品的用于承受压力的管道、能承受压力的容器及安全附件;三是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从源头优化设备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如采用尿素替代液氨作为脱硝还原剂、锅炉油点火方式改为等离子点火方式等。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分级管控危化品安全风险,盯紧盯牢重点监管的危化品及重大危险源,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危化品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到岗,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最大限度地提升公司安全管理上的水准。


上一篇:天津瑞海的消防难题:危化品无序混堆爆炸后怎样扑救都不行
下一篇:【48812】2023年9月23日液氩价格最新行情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