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人类捕集二氧化碳封存于深海 听上去是否很科幻?/h1>

时间:2024-03-04 来源:新闻中心

  近日,澳大利亚和日本公司正在研究一项计划:捕集亚洲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封存在澳大利亚海岸的海底,从而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据海外网引用美国彭博社12月6日报道,总部在澳大利亚珀斯的越界能源公司正与东京天然气公司和九州电力公司等公司合作,计划将澳大利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重工业排放物运输到澳大利亚近海,并使用一种目前应用于天然气行业的浮式集线器,将这些排放物封存在海底。

  二氧化碳封存是指将大型排放源产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再经过液压后,运输到选定的地下或海底的储存库、废弃的油气田或岩层中长期保存,而不是释放到大气中。

  全球主要能源生产商一直支持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将其作为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手段,但由于一些关键项目受到技术问题和成本超支的影响,这种技术的吸引力一直很低。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今年全球21个运营设施将捕集约4000万吨二氧化碳,只占510亿吨总排放量的一小部分。

  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做有关深海封存二氧化碳的技术试验。海底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也已成为日本政府海洋开发技术发展的策略的一部分。

  并在2007年5月通过了新修订的《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防止法》,该法将允许把工厂等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封存在海底的地层中。

  全球科学家也慢慢变得多地希望在近海部署海底封存二氧化碳技术。由挪威政府、荷兰皇家壳牌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和法国道达尔石油公司支持的“北极光倡议”,计划最快在2024年在北海海底封存150万吨二氧化碳,长期目标是将规模扩大到500万吨。澳大利亚另一个项目“碳网”计划,也计划每年在澳大利亚东南沿海的巴斯海峡封存500万吨二氧化碳,预计到2030年投入使用。

  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元凶之一,因为二氧化碳有保持温度的作用,会逐渐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最主要直接带来的问题是温室效应,由这个效应会引发许多自然和社会问题,使全球气候变暖,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厄尔尼诺现象;可造成人类农业中心的北移,很多地方如马尔代夫会被淹没。

  同时也是生活中人类无时无刻在制造却经常被忽略的气体。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最主要的是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

  但是也有人担心,封存海底地层的二氧化碳一旦泄漏将对周围海洋环境造成不好影响。

  2018年,中国科学家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上的研究发现,将二氧化碳埋在深海沉积物中,有望实现安全的永久封存。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规选址包括深部咸水层、废弃油气田、深部煤层等,但二氧化碳可能在地层中上浮,存在泄漏风险。但深海封存充分的利用了深海沉积物的高压、低温条件。在这种条件下,高密度的液态二氧化碳会引起负浮力,且二氧化碳会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合物,两个因素可以阻碍二氧化碳在地层中上浮。

  而深海封存二氧化碳所需设施类似于可燃冰开采使用的半潜式海上平台,二氧化碳注入有利于可燃冰开采,两者可以同时进行。

  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2017年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曾说,在可预见的未来,矿物能源仍将主导中国的能源供应,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一直处在高位,中国面临着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因此,发展和储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将为中国低碳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提供技术支撑。鉴于未来可能形成的全球性低碳产业,发展这项技术将是提升中国低碳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机遇,而中国近海地区的大型沉积盆地拥有非常良好的二氧化碳封存地质条件和巨大的封存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