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锚定绿色油田 勇当“碳”路先锋/h1>

时间:2024-01-23 来源:新闻中心

  已是深秋,新疆油田八区530井区二氧化碳混相驱先导试验现场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80513井前,操作人员正忙着连接二氧化碳卸液管线。

  在这里,液态的二氧化碳将通过专用管线经过高压泵增压后进入二氧化碳介质输气管道,再从注气井口注入几千米深的地层;在地下,它们又将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与那里的原油神奇地相遇、相融,“推着”以前不易采出的原油涌向井口,而注入地层的二氧化碳则被永久埋存于地下。

  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员工检查二氧化碳运输罐车的行驶资料和称重单据。克拉玛依融媒通讯员 白雪 摄

  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员工检查二氧化碳捕集工程设备运转情况。克拉玛依融媒通讯员 白雪 摄

  “这就是新疆油田开展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利用二氧化碳驱油试验的大致原理。”新疆油田公司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经理孙凯介绍说。

  为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按照中石油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战略部署,2022年,新疆油田公司制定了“双千万吨”CCUS/CC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捕集与封存)远景规划。

  从跟油打交道到跟各种各样的形式的碳打交道的转变着实不易,该项目经理部成立一年来,面对从传统石油开发领域进入全新领域的各种困难,全体成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克了二氧化碳碳源采购、运输和注入等一个又一个难关,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和顽强的工作作风,打开了新疆油田CCUS工作的新局面。

  面对未知领域,并不是所有人大部分会选择主动转型和勇敢探索。研发企业CCUS项目经理部成立时,成员皆来自该公司各基层单位,大都未曾从事过相关工作。

  不会就问,不懂就学。该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迅速行动,主动跳出自己的“舒适圈”,通过种种方式的学习和现场调查,进一步探索有关CCUS项目的相关知识和发展现状。

  “我们之所以要迅速行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一定要要在一个月内制订出2023年新疆油田CCUS项目工作策划及实施方案。”孙凯说,当时,该项目经理部11名成员被分成了碳源协调组、运输协调组、注入协调组和质量安全组4个小组,分门别类又自成系统地梳理了新疆油田CCUS工作流程中的关键节点。

  时间紧、任务重,该项目经理部成员每天白天各自整理资料、汇总有关信息,晚上还要开碰头会,分别汇报工作进度,安排下一步工作。“我们一般晚上11点左右开会,一开就开到了次日凌晨四五点。”孙凯回忆。

  在“5+2”“白+黑”式的高强度运转下,该项目部经理部如期将2023年新疆油田CCUS项目工作策划及实施方案提交到了有关领导的案头。

  首先,碳源作为整个CCUS工作的核心,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分散且被个别企业垄断,需要将其统一在一个框架体系内。

  其次,由于液态二氧化碳属于二类危险品,为确保其运送过程中的安全,承运单位一定要专业且可靠。

  再次,依旧是出于安全考虑,二氧化碳注入现场的各项操作的过程和工作方式亟待规范。

  虽然千头万绪诸多问题是需要解决,但对该项目经理部而言,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就要朝着目标前行。

  以目标为指引,该项目经理部将工作方向首先瞄准了CCUS工作的“核心”——碳源。

  虽然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二氧化碳作为空气中的“废气”似乎随处可寻,但实际上,新疆油田CCUS项目中需要利用的是经过提纯、压缩和液化处理后的高浓度二氧化碳。

  这种规格的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是由化工企业如化肥厂、煤化工企业、炼化企业大量产生的。过去,这些二氧化碳都是被这一些企业当作无用的废气排放了。

  为寻找合适的碳源,去年12月底到1月初,该项目经理部成员的足迹遍布了准噶尔盆地沿天山的10多家中小微化工企业和碳源生产厂。在拜访这一些企业的同时,该项目经理部对这一些企业和碳源生产厂的二氧化碳产量、分布及建设规模等情况做了统计和整理。

  实际上,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各化工企业都有着减少碳排放的需求,而各碳源生产厂也希望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

  “按理说,我们和这一些企业之间的合作应该是一拍即合,可是没有想到,合作洽谈却卡在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环节上。”孙凯说。

  原来,上述化工企业长期以来的结算方式是先缴纳预付款,然后才交付产品。可是,对新疆油田公司来说,要采购产品,就必须要严格按照中石油的招标、签订采购合同等环节,一步步地履行相关手续。

  难道就因为一个结算方式,就让双方的合作陷入僵局?该项目经理部不回避、不放弃,一次次地前往各家公司进行协商。针对个别企业,该项目经理部在短短两三个月间甚至接连拜访了十几次。

  “有意见分歧,不怕,我们大家可以坐下来商谈。协商的过程,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各方理念融合的过程。”孙凯说。

  多轮协商之下,今年5月,新疆油田公司特事特办,以“绿色支付通道”开启了月度结算方式,既解决了各碳源生产厂的后顾之忧,也为培育碳源市场奠定了基础。

  为了解决碳源“后劲不足”的问题,该项目经理部又多方联系,与多家碳源生产厂联系了扩建或新建事宜,以确保今后新疆油田CCUS项目能牢牢把握碳源这一核心。

  实际上,在解决碳源问题的同时,该项目经理部还多管齐下,着力解决液态二氧化碳的运输问题。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液态二氧化碳属于二类危险品,运输的时候必须用专用的罐车,且车辆还必须有危险货物运输证;运输危险品的驾驶员也必须持有危险货物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孙凯解释,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虽无色无毒也不易燃,但在运输的时候,需要用高压低温将其转化为液体形态。液态二氧化碳若发生泄漏,就会因快速吸收并释放大量的热而有爆炸风险。

  孙凯介绍,今年6月以前,由于碳源生产厂商合作的运输商要么不具备相关资质,要么规模太小,甚至有的碳源生产厂商同时兼具碳源商和运输商职能,在运输管理方面就显得十分混乱。

  因此,为了给新疆油田CCUS项目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车辆运输保障,该项目经理部与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开展合作,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队伍来办。

  同时,由于新疆油田的注碳区域覆盖了整个准噶尔盆地,点多面广,该项目经理部在走访碳源企业的同时,也专程考察了运输路线,并以此为依据,合理规划了157条运输路线公里。

  为了提高运输调度效率,加强安全管理,该项目经理部还与中国石油运输公司合署办公,统筹管理车辆运行和日常注入工作。

  建立了CCUS运行日例会制度,定时召开线上线下同步工作例会,设立专人专岗,24小时对运行车辆进行高效调度……

  碳源和运输两大关键问题解决后,二氧化碳的现场注入环节对该项目经理部成员来说,就显得驾轻就熟得多了。

  “毕竟我们都是从事开发工作的,到了井场,人员和设备设施的规范化工作以及二氧化碳的注入安全监管工作,就跟我们过去从事的油井开发大同小异了。”孙凯说,唯一不同的是,我们更担心碳源和运输的节奏能否“跟上趟”。

  目前,CCUS项目在新疆油田应用的现场试验项目主要是二氧化碳驱油、二氧化碳前置增能压裂、二氧化碳吞吐等。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二氧化碳驱油。

  据孙凯介绍,不论是二氧化碳驱油还是二氧化碳前置压裂,新疆油田各单位对二氧化碳的需求量都在持续不断的增加。截至10月底,该项目经理部今年的CCUS二氧化碳注入量已突破16.4万吨。

  为了可以依据现场需要,及时作出调整碳源和运输,该项目经理部每周都会更新《运营策划表》,同时,建立“日报送、周跟踪、月分析”制度,强化前置压裂和驱油效果跟踪。

  “从今年冬季开始,随着新疆油田二氧化碳注入区块的增加,以及准噶尔盆地几家新的碳源生产厂商的建成投产,我们的运行计划又将随之调整。”孙凯说。

  逐“绿”而行,方能“碳”索未来。如今,一辆辆满载着液态二氧化碳的罐车正奔跑在新疆油田的百里油区。在这条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赛道上,新疆油田公司开发公司CCUS项目经理部将勇当“碳”路先锋,全力推动CCUS产业链建设,构建准噶尔盆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油田绿色高水平质量的发展。